还在为培养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发愁?戳这里→



智能建造是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实现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立足于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紧随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战略方向,智能建造对产业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策导向



目前智能建造行业亟待升级,然而,当前传统产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转岗转业任务艰巨: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


根据行业预测,智能建造技术人员需求大约为100万人/年。传统劳务人员的数量正逐年减少,据分析,到2025年将减少235万人。由此可见,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国相关部门已发布系列政策,说明当前智能建造发展的重要性,大力促进制造业人才发展,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之一,智能建造专业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新方向。根据2022高校专业报考情况,目前已有近100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高职高专院校肩负培育智能建造人才的重任,要探索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建筑产业化、BIM设计等智能建造相关专业课程,培养高层次学科交叉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建立智能建造实训基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具有智能建造技术实施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




博智林公司

智能建造实训方案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博智林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智能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平台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目前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全国33个省份600+个项目,为全行业提供智能建造服务。为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博智林公司积极贡献行业经验,为职业教育推出“智能建造实训整体解决方案”,将建筑机器人、课程体系、软件系统与实训基地紧密结合。






01

建筑机器人




博智林公司自研的建筑机器人拥有多项国际领先科技成果,已入选住建部首批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工信部认证优秀应用场景。智能建造实训解决方案首批可选用的建筑机器人有以下几款:



方案包含混凝土修整、辅助、地库施工系列的建筑机器人。在实训教学中,学生将上手使用建筑机器人,轻松理解相关知识。每款建筑机器人都包含着行业领先的前沿科技,学生可接触当下含金量十足的黑科技,开拓视野,拥抱未来。


以地坪研磨机器人和测量机器人为例:



地坪研磨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扫描识别出墙、柱等物体位置信息,进行机器人实时定位、自主导航、自动路径规划,实现全自动研磨作业。


其中,机器人自主导航作业的关键技术包含建图、路径规划与自动定位技术。通过激光雷达对周边环境进行扫描,创建一个与真实环境一致的地图,在此基础上通过路径算法生成施工所需的路径,从而引导机器人进行自动研磨施工。



测量机器人是一款基于激光雷达,快速获取现场3D扫描数据,基于3D数据进行数字化建模与质量检测的机器人。机器人应用AI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对建筑现场环境进行3D建模,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建筑施工数字孪生环境,从逆向的3D模型中学习建筑施工环境与结构知识;同时,也可以从质量检测功能中学习靠尺、角尺等工具测量原理,实测实量指标的含义,学习如何通过实测实量对主体质量进行闭环管理。




02

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



除了提供建筑机器人作为实操训练外,整体解决方案也提供了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作为搭配或单独使用选项。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通过数字孪生全方位还原培训设备和培训过程,利用数字沙盘仿真预演人机协同施工,学生掌握机器人建造实训技术更轻松。可单独或搭配建筑机器人,或作为《机器人实操/维保》等类型课程的教学软件使用。


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样本展示


支持PAD、电脑等多种外接设备模拟操控




系统支持建筑机器人整机仿真,按本体参数进行数字孪生,包括整体外观,激光雷达、末端执行器、底盘等关键部件;支持移动设备控制仿真系统中的虚拟建筑机器人,与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的移动设备操作机器人的运动、数据传输等过程保持一致同步。



03

智能建造指挥系统



智能建造指挥系统构建以项目为中心,业务和信息系统为支撑,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应用为手段的智慧建造模式,包含了机器人+BIM智能建造系统,智慧工地综合实训系统。



利用智能建造指挥系统,学生可了解智能建造全流程,掌握精准算量、材料管理、计划排程以及智能建造等施工管理技能,为未来职业选择打下扎实基础。



04

课程培训


博智林公司在提供建筑机器人服务时,为了指导建筑机器人的安装、使用,已具备丰富的培训指导经验,拥有专业的系统化智能建造课程。职校在开发智能建造专业时,可对智能建造课程相关资料进行参考,将理论和实训充分结合,助力建筑机器人行业应用人才培养。


整体解决方案可提供机器人实训1+1+2X+Y门课程。1+1指的是智能建造体系概述、路径规划及实操,X为学校所选购的机器人款型,Y所选购的虚拟仿真机器人款型。


根据实际情况,可提供不同的课程组合形式。以某职校为例,由于预算有限,他们购买了1款机器人,供学生进行实操。购买了4款虚拟仿真机器人款型,可在电脑上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机器人相关知识,打好基础。这个组合形式解决了该学校资金周转的难题,同时也极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智能建造实操学习资源。



指挥系统实训系列提供“1A+1B+1C“门课程。其中的A/B/C对应不同的BIM数字化课程内容参考。指挥系统实训系列课程包含BIM数字化体系概览、BIM+机器人智能建造实训、BIM+智慧工地综合实训,共三门系列课程。学校可基于自身需求选择对应BIM数字化课程。



05

实训基地场地设计


根据课程需求,博智林公司可协助各职校提供实训基地场地方案设计,深度还原建筑机器人施工现场,并根据产品功能进行分区展示,可通过实际施工进行观摩学习或实操演练。


主要功能领域有:建筑机器人实训室、机器人虚拟仿真实训室、智能建造指挥平台实训室等,结合学校已有建筑物或通过新建建筑物,形成流水线状的室内空间,利于分区教学,也便于观摩学习。


640 (10).png



博智林公司已围绕建筑机器人的使用,指导出大批具备智能机器人施工、BIM软件应用等能力的专业人才。在超200场培训中,博智林公司已为近5000人提供建筑机器人软硬件在安装、使用上的高效指导,并与职校开展产学研联合,为学生提供实习通道,形成全产业生态闭环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智能建造转型升级的需求,也是职校优化专业结构、完善教学设施、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博智林公司将与职业教育共同协作,培植好智能建造产业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一同描绘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宏大蓝图。